《云南民族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次不一样的体验

摘要:一次不一样的体验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这一天国家粮食局确定了“爱惜节粮宣传周”的活动主题为粮食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社会各界各城市也纷纷响应,积极开展各种与珍惜粮食有关的活动。这一天,在南民族大学的惠苑食堂,我有了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  就在活动前一天,我收到了来自云南民族大学学生会的邀请———我将在粮食日当天到惠苑食堂进行一个半小时的食堂工作体验。在接到这个通知后,许是太过紧张,亦或是太过兴奋,在睡梦中我提前来到餐厅,成为一名食堂工人。  中午11点我跟随组织者来到了餐厅,在他与餐厅老板完成对接离开后,我的体验之旅开始了。  进入餐厅后勤运转车间的第一件事———更换工作服,要做一系列的准备来保证饭菜的卫生,而衣着妆容便是第一步。食堂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要穿着工作服,挽头巾,女士必须把头发扎紧,洗手消毒之后才能进入核心部门。食堂老板告诉我,卫生是第一保障。之后我走入食堂的后勤部,那里与我想象的甚是不同。它们分工明细,严谨有序。大到每一个车间小到每一个锅灶,都明确的标有其职责以及它的主要负责任人。  我在食堂的第一份工作是挑菜。约莫有三四个阿姨同我们在一起。她们热情地同我们打招呼,细心的教我们如何挑菜,有说有笑,也会像年轻人一样互怼开玩笑。这与我在平日看到的冷酷的打菜阿姨完全不同,本想着她们会很难相处,不苟言笑。在挑菜的短短十来分钟里,我认识了不一样的阿姨们,并深刻体会了每一道菜品从最初加工开始的模样。  再看过菜品第一次加工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看菜品加工最重要的一步———炒菜。我跟着负责运送材料的师傅把洗净的蔬菜推入炒制车间,好一番火光冲天的景象――是我在现实中从未见过的。我的惊讶似乎在师傅的意料之中,他冲我一笑,并用方言道了句你害怕不?当时的我并没有回答,此刻我仍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到底是怕还是什么其实我自己也不清楚,那刻的震惊是真,佩服也是真。  来食堂体验,那必不可少的当然就是去窗口打菜。那是我第一次站在那里,内心感受可谓是一言难尽。第一次来便要面对那么多的同学,很多还是你所认识的人,不免觉得有点尴尬。我发现在窗口打菜的人中也有不少是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他们鼓励我们说没事,他们第一次也是这样,会不好意思,过一会习惯就好了。我们慢慢的试着接过同学手中的盘子,会根据他们的要求加上他们所需要的饭菜。可是菜品实在是太多,价格又各不相同,我总记错搞得头昏脑胀,那天结束后,我大体数了下窗口的菜品,六十多盘,差不多有30多种,菜价差不多也有十来种,分别对应不同的菜品,虽比不上那高深的学术问题,但也琐碎的足够让人头疼。在心底真心佩服那些食堂阿姨,至少她们没有被琐碎绕昏了头。  在窗口为同学打菜的同时后勤部也没有停止他们的工作,依然在紧锣密布的煮饭炒菜。我看到几位炒菜的师傅站在后勤门口,往食堂大厅里面看,当看到同学的餐盘空空时,他们笑了。当看到同学盘里还有很多饭菜但却端向了餐具回收处时,他们皱眉了,虽然这只是刹那的神情,但我却看到了他们内心的痛。在那几位送菜的师傅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上去有50多岁,瘦瘦小小的张师傅,他忙的满头大汗却笑得很开心,拿着的光了的餐盘回头对我一笑,你看我们一天要炒多少菜呀!  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餐厅老板很是热情的请我们吃饭,午间12:30分,正是餐厅最忙的时候,食堂里很拥挤,餐桌上几乎都坐满了人,我们端着餐盘,吃着自己参与制作的饭菜,那一刻,说不出的欣喜。  旁边站了几位师傅,看上去很疲累,他们说着我不太懂的方言,乐开了牙。(赵桐佳)

脚踏实地 方能仰望星空

摘要:脚踏实地 方能仰望星空   世界上的每一朵花都是不相同的,每个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也各异,迷惘着、挣扎着、努力着、奋斗着、前进着,这便是不同的人的生活。   她,曾获“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了“三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云南民族大学赛区“二等奖”、云南民族大学第二届益行创作周之第四届“奇妙.美妙”手工皂大赛“优秀奖”、第九届实验技能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云南民族大学选拔赛“一等奖”、第十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三等奖”,担任班级学习委员、院学生会学习部干事、自然社干事、自强社副社长,她就是朱艳,17级应用化学的学生,她向我们展现了她的大学生活史。   就这样,10月20日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与朱艳学姐相遇在广靖,开始了一次对我们有深远意义的交谈。   对于国家奖学金的获得,学姐表示她既开心,又紧张。“对于这份荣誉,很有压力,我认为自己还不够还,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向优秀的人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在交谈中,学姐还告诉我们,她的目标一直是考研,从没变过,现在正在前进的路上。   歌德说“确定了人生目标的人,比那些彷徨失措的人,起步时便已领先几十步。有目标的生活,远比彷徨的生活幸福。”我想学姐就是这么一个幸福的,有目标的人。   对于优秀的学姐,我们很想知道她如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学姐也毫不吝啬的告诉我们,在学习上,她和大家一样会遇到很多不会解答的题,这时候,她会查资料、问老师或问同学,从而解决;在生活上,早起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其实不止学姐,我们大家都有这么一个毛病,但学姐是有计划的人,她制定计划表,提醒自己一天要完成的事情,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有规律性。   计划的制定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戴尔·麦康基。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是非常不易的,而一旦你做好计划,并开始实施,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自律的人大多是优秀的。学姐说:“我自律能力不是很强,但以我的经验,我建议大家制作一份时间计划表,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好,这样也不会把事情忘记,长期下去,就会形成习惯。”借着这次机会,我们向学姐询问“学习专业知识与参加课外活动两者该如何平衡”,学姐说,学习和玩都很重要,长时间的学习会让人疲劳,参加课外活动不仅能放松自我,还能开拓视野认识更多的人。学会在玩中学,两者不可过于偏重一方。   最后,朱艳学姐说了她的学习方法,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些许启发。首先,要明确奋斗的目标,这样才有前进的方向,才不会迷惘;其次,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建议大家协调好宿舍内的舍友关系以及同学关系,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学习;最重要的还要有自我主动性,学会自我安排时间,否则不情愿的长时间学习只会是徒劳。   在采访中学姐开朗的性格让我们备感亲切,非常感谢学姐能够花费宝贵的时间和我们分享她的经验,同时也希望大家通过学姐的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好。(李晓霞)

越努力 越幸运

摘要:越努力 越幸运   吴善超学长,曾荣获2018年省政府奖学金、2017年国家奖学金,他还获得2018年“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三等奖、“认证杯”网络模型挑战赛国家二等奖、“挑战杯”人才科技竞赛国家二等奖,2017年获“认证杯”网络模型挑战赛国家二等奖、“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云南省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环保科普大赛国家优秀奖、云南民族大学讲课比赛一等奖……或许是初进大学校园,我们会有很多的疑惑,有些许的不适应,为给广大迷茫中的学子寻求到一些 “良方妙药”,10月21日的上午,我们与吴善超学长相聚在广靖,开始了一次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很多大学生都无法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打游戏上,对此,我们询问了学长,希望他对我们说一些他的看法或体会。“对于打游戏这件事,从大一到大三,我周围很多同学都喜欢打游戏,那么如果说打游戏可以劳逸结合,这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方法,但不能被游戏控制,不能沉迷游戏,这是不值得的事情。如果不能控制自己,游戏还是少玩为好。”沉迷游戏,这是当代许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在时间上,我们都有浪费的毛病。“一个人如果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那么就可以管理好自己的人生。我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我会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写在清单列表上,按照列表规划自己的事情,在各种活动中协调好自己的时间。一方面是学习,一方面是课外活动,不管更加专注于哪一方面,都要有主有次,把最应该做的事情先解决掉。”这是吴善超学长给我们的建议。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对学长而言,大学时光已经过半,我们也想让学长说说他的一些收获,并且给学弟学妹们提一些建议。对于大学生活这一点,从大一到大三学长参加过不少的比赛,进入大学以后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参加的这些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个经历是非常让人难忘的,在和指导老师、队友相互配合的过程中,自己的成长以及各方面的情商智商提升都是非常明显的。“我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要忘记自己刚踏入校园时心里执着的梦想,可以一直坚持下去,所以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吴善超学长正是如此,不忘初心,一路走来。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他亦是如此“因为做一件事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果你想把一件事做好,做得完美,或者让自己满意,那么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为了让自己和周边的人满意,你就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去规划,去筹划这些事情,那么在这些过程中,我自己也想过要放弃,但是我觉得,既然花了时间在上面,那为什么不把它做好呢?所以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如果要做一件事情,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完成好。”   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吴善超学长在学习上一直坚持,从未想过放弃,即使有辛苦、有坎坷,学长也一直努力着,不让之前的付出化为泡沫。   是的,越努力越幸运!吴善超学长给初入大学,或许有些许迷茫的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我们也相信这么努力的一个学长,一定会越走越远,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我们也祝愿吴善超学长的明天越来越好!(孙乙仙)

相约在花山

摘要:相约在花山   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对于其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普遍流传的是在古老的部落时代,黄帝是汉族的首领,蚩尤是苗族的首领。黄帝和蚩尤原先很友好,后来,双方发生了争执,矛盾越来越大,两人互不相让,后来双方发生了大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了,苗族被迫四处流落,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流亡民族。   为了能让苗族团聚起来,重建家园,让苗族生存下去,蚩尤心如焚烧,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派人去砍下竹子做成立箫和芦笙,让法师到山顶上去吹奏,同时,在山顶上竖起花杆来。流落在四方的苗族忽然间听到了他们最熟悉的芦笙的声音,于是顺着这个声音走去。走着走着,他们又看到了高高的花杆,大家就向竖花杆的地方汇聚,终于,苗族又团聚了,大家高兴得又唱又跳,庆祝这重建家园的喜庆日子。从此以后,每年的这段时间,苗族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舞活动,苗族的花山节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各地举办的时间不同,在文山红河以川黔滇方言为主的苗族聚居区,花山节的主办时间在正月初一到初十之间;在楚雄昆明昭通等以滇东北次方言为主的地区主要是在端午节左右举办花山。在这一天,苗家姑娘、小伙早早起来打扮,并穿上苗家盛装赶到花山场,悠扬的芦笙曲,欢快的歌声,轻盈的舞姿,丢沙包,对唱情歌,爬花杆等带有民族色彩的活动无不尽显苗家人的惬意生活与能歌善舞。   小时候,每次都很羡慕姐姐们能去花山场玩,因为花山节都是在固定的地方举行,所以,小孩子根本就没有精力走到了了离家一两个小时路程的花山场去踩花山。只能每次看到比自己大的姐姐们去,然后回来讲述花山上的种种精彩。现在长大了,自己也能到各个花山场去感受踩花山的乐趣了,却没有了小时候的兴致。   一是因为现在的花山太多,多到一年四季都有;二则因为很多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缺失致使现在的花山场上展现的都只是千篇一律的文艺演出。针对一年四季花山节的现象,也有很多人提出异议,为什么什么时候都在举办花山节?有钱就想办就办?为了赚门票费……,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新时代的今天,在政府的不断支持下,更多想要保护民族文化的人逐渐增加,使苗族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和传承。我个人认为,只要是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文艺活动都可以举办,但没必要都以花山节命名,这样就不会引起民众的反感,也能展现苗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花山节作为苗族的传统节日,应努力传承,但也不能泛滥,否则就失去了它本质的存在意义,只能成为一种宣传工具,这是很可悲的。真正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才能从内心去考虑花山节对于苗族的意义,真正做到传承民族文化。(朱祥艳)

在宁静中冥想

摘要:在宁静中冥想   对藏族的情结大概是源于那些孕育他们的地方,西藏的湖是佛祖留在人间的眼泪,每一滴都是对人间苦难的抚慰,每一滴,都是迎着阳光洒向人间的爱,湖泊不似人世的那种蓝色,仍未在别处觅得一眸,静静地伫立在原地张望,耳畔只需风吹经幡的声音;玛尼堆连成的轨迹,经幡寄托着藏民对于天神的虔诚,飞扬中绘出神圣的美。红色的光芒染上云彩,镜子般的湖泊倒映美景;纳木措的湖面像海一样辽阔,湖水呈不可思议的如翡翠般的绿,如宝石般的蓝,泛着绸缎般的光;香格里拉,它是我们心中的乌托邦,也是离灵魂最近的地方。世界很近,它就在耳边,向内行走,天涯咫尺……似乎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养育出藏家儿女那样的灵魂。   “在我们藏族人的一生中,永远不会为了伤心而哭泣,不管生活多困难,也不管环境多恶劣。我们的泪水永远是为了欢乐而流。”一位藏族同胞曾这样说过。   藏族,是一个喜欢在宁静状态下思索的民族,喇嘛们静坐于幽暗的佛灯下思索佛陀的教诲。   老人们坐在门槛上晒着太阳思索来世的景象。他们还喜欢回忆过去;襁褓中的婴儿被农妇搁置于田间地头,睁大眼睛凝望蓝色的远山,一定回想起了前世的业果。   女人在空闲时眼中总是透出空散无神的目光,你永远也不知道她们在想什么,因为她们似乎永远也没有找到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男人醉了,经过一番折腾后平静下来,却不肯睡去,愣愣地望着墙壁,冥想出一个虚幻的世界。   学者们盘腿坐在浩如烟海的经典古书前惊叹祖先的伟大、延续祖先的梦想。江河沉默、群山沉默,这是一个没有喧嚣的高原,一切都在宁静中冥想思索———人类苦难的终结。”   走在拉萨街上,我与手摇转经筒口中喃喃祈祷的藏民擦肩而过。你会看见许许多多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赤裸着双脚,五体投地,一步一个等身头向大昭寺走来。他们有的来自西藏各地,有的来自青海、甘肃、四川藏区。尽管他们面有菜色、蓬头垢面,但是,他们脸上因信仰而显现圣洁的光辉。在他们身后是数千公里绵延的雪山,荒芜的戈壁,奔腾湍急的江河。他们一步一步用身体丈量着走来,不知道那需要怎样的虔诚和毅力!   面对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土地,这样的永世的纠缠与纠葛,命运与冥想,我相信任何外在的颂扬或评点都是轻浮的、浅薄的,从而也是可笑的和可耻的。很可能,在面对西藏的这种集体无意识时,我们最好的方式是保持深深的缄默和深深的敬畏。(汪敏)

马背上的水手

摘要:马背上的水手———记通海蒙古族   蒙古族,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辽阔的蒙古草原是他们的故乡。云南通海,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群山环抱,滇中腹地。滇蒙两地相距千里,其间高山相隔,江河纵横,风俗殊异,本不相及。然而在云南通海县兴蒙乡却有这样一群蒙古族人,他们离开故地,在此繁衍生息已七百载有余。逝者如斯,在数百年的民族交往与融合中,他们与通海一带的汉、彝、哈尼等各民族交往通婚,融合云南当地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喀卓文化”。   然而这支蒙古族为何会落籍于千里之外的滇中呢?故事还要从元世祖忽必烈亲征大理国说起。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10万大军自宁夏六盘山出发,经甘肃,进入四川,渡金沙江入滇,结束了大理国在云南的统治,统一云南大部,建立云南行省。公元1254年,忽必烈班师回朝,派遣大将兀良合台镇守云南,征服其余未降地区。公元1255年,兀良合台先后攻取了滇东北不花合国、阿合因、滇东、滇北及通海、建水一带,基本完成对云南全境的统一。元朝建立后,派兵屯守重镇曲陀关,一部分官兵就居住在今天的白阁村后凤凰山上。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的30万征西大军进入云南,彻底结束了元朝在云南128年的统治,驻守云南的蒙古军被击溃,四散各地,纷纷隐姓埋名,变服从俗,融入其他民族中。唯有镇守通海曲陀关的部分蒙古族官兵想尽办法逐步会聚在杞麓湖西岸。从此,他们结束戎马倥惚的征战生涯,加入南方农耕民族的行列,放下弯弓大刀,拿起耕犁锄耙,在美丽的杞麓湖畔捕鱼、耕作,在远离本民族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异地他乡自成一个小社群,艰难的维系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   通海县兴蒙乡白阁村是蒙古风情最为浓郁的一处蒙古族聚居地。这里一种叫“喀卓语”的民族语言,是此地的蒙古族人民在和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中产生的新语言,“喀卓语”是傈僳、哈尼、彝、汉、蒙五种语言的综合体,仅在兴蒙乡的五千多名蒙古族人中通用。岁月流逝,时光涤荡,渐渐洗去了这些草原骑士身上的蒙古印记,兴蒙蒙古族男子的服饰现在已经完全汉化,(据资料显示在上世纪初,仍穿长袍,扎腰带,与北方蒙古族相似),当地妇女的服饰则很有特色,上装一套3件,颜色不同,长短相间,俗称“三叠水”,腰间扎一布腰带,服饰的不少细部和花边图案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的痕迹,立领,胸襟上镶银扣。头饰在婚前用凤冠,婚后则用包头“聪兀丝”,总体上受彝族文化影响较深。这是因为在当年元军驻扎的曲陀关周围,集居着大量彝族,由于随军妇女少,大部分蒙古族士兵便娶彝族女子为妻,这些彝族妇女把本民族的语言、歌舞和服饰带入蒙古族中,加速了其族群的本土化,自然在民族文化方面吸收了大量彝族元素。从长相上看,此地蒙古族群与云南原住民并无明显差异,典型的阔脸细眼单眼皮的蒙古人特征已经很少见了,他们仿佛飘在天边的云,远离了大漠的月,拥有的只是似流水般无尽的回忆和思念。   为排解故土之思,告慰祖先神灵,每年农历六月二十,白阁村都会举行“忆祖节”,全村男女老少都要聚到“三圣宫”祭祖,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追述蒙古族落籍通海的历史,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以至1976年当第一批内蒙学者到此调研时,他们惊讶的发现目不识丁的老人们竟然能那样清晰完整地讲述百年前元朝的历史、先人和遗迹,这种对故土的思念,对本民族的认同之情,不仅让人潸然泪下。   元朝的统治在漫漫的中国古代史中只是短暂的瞬间,对于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人来说,其后的社会变迁对其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有限的。然而,在被这段历史抛到遥远的异土他乡之人心里,这是一场巨变,在变迁与固守中他们展现出顽强的精神意志和巨大的生存潜力,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闪耀着别样的光芒。(代龙杰)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087次访问,全刊已有388286次访问